時間:2017-06-30 關鍵詞:庭輝磚雕 瀏覽:2395 關鍵詞:刀尖化筆 | 吳中這樣巧奪天工的本事,看完你也會想收藏一塊!
說到吳中的 雕刻藝術
玉雕、核雕、木雕、磚雕
佛雕、澄泥石刻···等等
小吳可是如數家珍
吳中工藝匠人用刀尖
在不同的材質上細膩刻畫
形成了如今豐富多彩的蘇派雕刻藝術
從青石、木頭、玉石,到澄泥石、橄欖核···
不同的材質都被吳中匠人們
賦予它們獨有的美感
而近期,吳中就有一樣磚雕作品出名了
咱們藏書的“80后”蘇派磚雕藝人汪庭輝的
大型磚雕《建國偉業》將做為建軍90周年獻禮
送往安徽省霍山縣的一座紅色博物館
這幅作品有多大型?
? 大型磚雕《建國偉業》長11米、高1.8米、重約2噸,由54塊御窯金磚拼出11個革命故事,描述了中國共產黨從南湖會議到開國大典的艱辛歷程。
? 整幅作品前后歷時16個月才完成,光設計圖就改了10來遍,花了3個多月。
? 粗略估算,作品里共出現150多個人物,每個人物的臉部在不同場景還不一樣,而且在人多的地方還要注重層次感。
? 然而面部特寫是非常花時間的,往往一張臉就要刻上半天,像開國大典的一塊磚雕上,光大大小小的人頭就有16個,工藝難度可想而知。
“80后”的“新蘇州”匠人
今年36歲的汪庭輝是江西人。和很多同行相比,汪庭輝的身份有點特殊:一是年紀輕,屬于“80后”,同行大多是“60后”“70后”;二是新蘇州人,已經在蘇州闖出了一番名堂。汪庭輝從事磚雕行業已有10年,現為蘇州文藝家協會蘇派磚雕文化分會理事,他的磚雕作品《松鶴延年》曾獲第三屆東方工藝美術之都博覽會銀獎。正因如此,安徽霍山的紅色博物館館主向汪庭輝訂制了《建國偉業》磚雕,作為鎮館之寶。
身在傳統行業,他有自己的看法···
對于磚雕這個傳統行業,汪庭輝有著自己的看法:“蘇派磚雕是一門有著悠久歷史的藝術,但我個人覺得傳統磚雕還有很大提升空間,因為藝術是相通的。我學過繪畫,也學過木雕、石雕,這些基礎讓我在從事磚雕創作的過程中獲益良多,比如我可以將木雕的層次感和硯雕的精細與人文氣息融入到磚雕創作中,賦予傳統磚雕更多的靈氣。”汪庭輝說,傳統磚雕要繼承也要發揚創新,在傳統的基礎上可以融入更多的現代元素,讓磚雕不僅為古建愛好者喜愛,也能讓更多的年輕人喜愛。
其實說到磚雕藝術
讓蘇州小伙伴熟悉的
應該是園林里古建、園林里磚雕建筑
▼▼▼
華麗的東山雕花樓的標志性磚雕門樓
網師園內精致細膩的磚雕門樓細部
寒山寺的和合二仙磚雕
蘇派磚雕,歷史稱為“南方之秀”
是南方地區磚雕藝術的典范
四大名園:滄浪亭、獅子林、拙政園、留園
有人說這些名園的點晴之處
就是一座座磚雕門磚···
而你還記得嗎?
吳中發布微信里
也出現過這樣一個磚雕門樓
▼▼▼
《移動磚雕門樓》
2015年12月
在兩年舉行一次的國家級民間文藝大獎山花頒獎現場,來自吳中的錢建春憑借磚雕作品《移動磚雕門樓》拿下山花大獎。
2013年
可拆卸磚雕門樓研究成果在第三屆東方工藝之都博覽會上獲得金獎。
TA是·古建筑中的活化石
沒有萬年不爛的石,只有千年不爛的磚。
這是在江南一帶磚雕工匠的口頭禪。雖說有點夸張,但從目前蘇州古代磚雕遺存中分析,石雕、木雕和磚雕三者中,磚雕的生命力絲毫不遜,在完整性上甚至更勝一籌。
由于蘇州磚雕主要是用來裝飾建筑物的外觀或內部的,外有門樓、照壁,以及墻的“墀頭”與“裙肩”等部位;內有鋪地、花窗、門洞,以及特殊的磚飾造型。這些蘇州磚雕的“化石”,內容大多取材于戲曲故事、花鳥走獸、吉祥圖案和書畫等,應用了透雕、浮雕和線刻等技法,可以說是塊塊細致生動,件件精彩紛呈,都具有歷史、科學、藝術的價值,而且數量龐大,為磚雕形成收藏的門類,奠定了必備的基礎。
收藏圈“黑馬”催生“新生代”
事實上,近幾年中,隨著城市建筑、房產業的高速發展,蘇派磚雕已從原來和文物、古建等單位合作,專事古建筑修復工程中獨辟蹊徑,進入了城市景觀、別墅庭院、私人會所等廣闊領域,帶動了蘇派磚雕產業的發展。近年蘇派磚雕已走出蘇州,足跡遍布全國,并進入了美國、法國、澳大利亞、加拿大、新加坡等國際市場。
現在,收藏家通過與工藝雕刻家對接,誕生了不少傳世的精品之作,部分作品遠渡重洋被海外收藏,涌現了潘志慎、張文彪、蔡云娣、許永良、錢建春、艾禮群等一批蘇派磚雕的“新生代”。
一百年前,稱之謂:泥水匠或做雕刻的。人曰:匠人、師傅。
一百年后,磚雕是種藝術。搞藝術做文化。稱之謂:雕刻家或工藝師的。
人曰:藝術家、大師。
在吳中,這些蘇派磚雕大家你要知道
蔡云娣
研究員級高工、江蘇省工藝美術大師、代表作傳承人,作品多次榮獲國家至高獎“山花獎、天工獎、百花獎”
▲代表作《路路連科》
▲《春色滿園》
▲《松鶴》
▲《蘭閨雅集》
錢建春
山花獎、迎春花獎獲獎者,蘇州民間文藝家協會蘇派磚雕文化分會會長,蘇式磚雕技藝吳中區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
▲代表作《鶴鹿同春照壁》
張文彪
中國民協金獎獲獎者、高級工藝美術師、蘇州工藝美術大師、代表作傳承人,2002年至今創辦蘇州市吳中區藏書石雕藝術研究所
▲代表作《君子之交》
徐佩根
從十五歲接觸雕刻,迎春花獎獲獎者、高級工藝美術師、蘇州工藝美術大師,現為蘇派磚雕協會秘書長
▲代表作:《荷香鶴舞》
艾禮群
迎春花獎獲獎者、代表作傳承人、知名“蘇派磚雕”工藝家,蘇式磚雕技藝吳中區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
▲代表作《蘇派磚雕門樓》
王葉飛
蘇州民間文藝家協會蘇派磚雕文化分會副會長,吳中區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蘇州民間文藝家協會會員
▲代表作《天倫之樂》
蔣洪忠
蘇州民間文藝家協會蘇派磚雕文化分會理事,蘇州工藝美術師
▲代表作《平安富貴》
陸云龍
30年前的小瓦匠,如今是村民眼中的磚雕“大師”,他曾修復過幾十座舊門樓,復制過被稱為“江南第一磚雕門樓”——東山雕花樓的門樓。
▲代表作:復制東山雕花樓的門樓
▲《選登》——范偉雄
▲《一團和氣》——陳細老
▲《年年有魚》——柳建明
▲《福》——虞菊燕
▲《十八羅漢》——徐佩根
看完今天的微信
是不是對吳中蘇派磚雕技藝
有了全面的了解